《左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说的是春秋时期,崔杼杀了当时的君主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太史伯如实记录下“崔杼弑其君”。
崔杼当然不愿落一个弑君的名头被后世指责,于是要求太史伯改写成齐庄公暴病而死,太史伯认为史官的职责是如实记录历史留给后人真相,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崔杼。
崔杼一怒之下杀了他。
太史伯死后,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承担起了史官的职责。崔杼以同样的方法逼迫他们写齐庄公是病死,太史仲和太史叔都坚持兄长的看法,写下了“崔杼弑其君”。接连都被崔杼杀死了。
在先后死了三个兄长之后,老四太史季,就职了。
展开剩余61%崔杼对太史季说“你的哥哥们都太糊涂了,大王明明是病死的,非不照实写。你要识相一点,不能像你哥哥们一样,明白吗?”“明白”,太史季回答道,然后提笔写下了“崔杼弑其君”。
崔杼终于也意识到,自己的威逼是没用的,无可奈何,放了太史季。
当太史季在崔杼那出来后,看到一个人抱着竹简正往这里走,上前询问后才知道:这位是南方来的史官,正是为了支持太史兄弟四人而来,决意如果太史季也遭毒手便自己顶上。现在知道太史季已经成功了,他才放心而归。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在齐太史简”,说的就是太史伯这四兄弟舍生忘死、捍卫历史的字字带血的真相,以守住身为史官的气节。
每次想到太史伯四兄弟前赴后继,威武不能屈,舍生而取义的情形,想到弟弟们继承并坚守着哥哥们遗志的心情,想到其他地方的太史抱着竹简向齐国跑去,以飞蛾扑火之心奔向自己的史官使命和尊严的画面……我就激动得不能自已,我时常想,如果这个情节拍成电视剧,会有多少人动容?
这胜过我看的任何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厚重!
其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书上任何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话全国安全配资平台,不知是以何人之手从鲜血之中淘出,越过刀山火海,冲破阴谋诡谲,路过百年千年的时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它所历经的沧桑。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