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中风是以猝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伴有神志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发病突然线上股票配资机构,起病急骤,临床上变化多端,与自然界“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称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也称为“卒中”,冬春为多发季节。根据中风的临床特征,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例如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01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而不伴有神志症状者又称为中经络,伴有神志症状者称为中脏腑。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前者以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直为临床特征;后者则症见神志昏迷、目和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等。
治疗上,中经络应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瘀为主;中脏腑之闭证治疗应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为主;中脏腑脱证则应以回阳固脱;对于内闭外脱还要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治疗应以益气化瘀通络,滋养肝肾为主。
展开剩余70%02
中风的预防
中风后遗症治疗起来相当棘手,恢复起来也很慢,甚至终生致残(中脏腑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家庭。因此,中风的预防十分重要。
(1)对可能出现的中风先兆保持高度警惕
有的老年人短期内出现语言蹇涩,表达不清等,往往以为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其实有很多后来发生了中风,因没有早检查、早发现而耽误了治疗。出现这些情况时,患者家人尤其要注意。
突然发生肢体发麻木、手握力减退等感觉时,不要动辄当成颈椎病而掉以轻心,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属于中风先兆。
明显感觉行走蹒跚、站立不稳,有时需要扶着墙等,不要一概认为是”脑供血不足”而不当回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一般预后良好。
头晕目眩、视物不清,近期明显加重,有一部分是脑出血的征兆。
口角流涎,不能自止。
短期内记忆力、认知功能明显减退,不能一概当成是老年性痴呆,而应该警惕是否为中风的先兆。
总之, 凡老年人近期内出现以上表现者,都应引起警觉,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必要时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甚至脑脊液压力测试等,以早期对中风早发现、早治疗。
(2)及时进行体检
及时了解自身血压、血糖、血脂、心脑血管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中风的高危因素及时监测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中风的发生机率。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老年人饮食宜清淡,要少食油腻,不抽烟,尽量少喝酒。
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切忌过于用力,尤其 是有高血压病史者,排便确实困难者应常备帮助排便药品(例如开塞露等)。
保持心情舒畅,遇事以平淡心态对待,切忌暴怒。
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贪睡,适当进行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总之,老年人中风之类疾病,更是防重于治,尤其是春季。因此,希望大家充分了解,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特别是中医对中风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作者
孙利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杨 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老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亚健康,健忘,痴呆,便秘,骨质疏松,汗证,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恶性肿瘤术后调理、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诊疗。
来源:老年病科
编辑:张 一婧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 一璐
监制:刘 震线上股票配资机构
发布于:北京市